币安交易所 分类>>

吴说对话 Bybit BEN、Binance 币安 ——比特币、以太币等加密货币交易平台2025Shunyet:详解 15 亿美金被盗原因

2025-04-13 20:27:08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币安——比特币、以太币以及竞争币等加密货币的交易平台(访问: hash.cyou 领取833USDT)

吴说对话 Bybit BEN、Binance 币安 ——比特币、以太币等加密货币交易平台2025Shunyet:详解 15 亿美金被盗原因

  本次 Space 围绕 Bybit 近期遭遇的加密货币领域历史上最大规模黑客攻击事件、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金额的盗窃案展开,吴说 Colin 对话 Bybit 高管 Shunyet Jan 和创始人 Ben Zhou 介绍了事件发生及之后救援的细节。事件涉及价值约 15 亿美元的以太坊被盗,疑似朝鲜黑客组织 Lazarus Group 所为。Bybit 通过优先开放散户提币、分级限制机构客户、并借助 Bitget 等交易所及 OTC 服务商的流动性支持,在 12 小时内恢复了全面提币功能,目前流动性问题已解决。然而,被盗资金追回可能性极低,公司正联合安全团队调查漏洞根源,涉及多签冷钱包供应商 Safe 的技术问题或潜在内部失误。此外,Bybit 强调将通过提升安全措施、优化风控流程及透明化沟通重建用户信任,同时坦言此次事件暴露了内部流程与危机管理的不足,未来将进行全面复盘与改进。

  Shunyet:好的,我们当时被盗的只是我们的以太坊现货库存,大约占 70% 左右。因为很多客户在那段时间有需求,我们暂停了不少操作,根据客户级别分批允许提币。所以当时散户基本都能正常提币,只是以太坊无法提取。那段时间我们的库存确实不足,客户提不出来。为此,我们要感谢 Grace,以及 Bitget、抹茶等交易所,还有一些做市商,他们一起帮我们把库存逐步补齐。有些是通过借贷,有些是直接交换,但主要还是依靠桥接模式。后来,我们满足了所有客户的提币需求,大约 12 小时后全面开放,连机构客户也能提币。现在,我们的现货流动性已经没有问题了。

  Shunyet:是的,我们这边有很多大户。所谓大户,有的交易量很大,有的则是在 Bybit 上存了不少资产。对于交易量大的那些客户,我们观察到,因为他们大多是做市商,他们可能会根据基金策略降低一些操作,但仍然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资金留在了交易所。至于那些持有大量资产的客户,他们的态度基本分为两种:一部分完全信任 Bybit,资金没动;另一部分可能会在短期内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地方。不过,我觉得我们现在的高峰期已经完全过去了。

  Shunyet:我们当然希望能追回来,但从 Lazarus Group 的历史来看,成功追回的案例非常少。我记得以前他们唯一被追回的部分,是他们提了一些币,比如 USDT 或 USDC,这些可以被冻结然后重新销毁。但 Lazarus Group 在早期可能会犯一些小错误,比如把资金存入小型交易所。那时候,Ben 和各交易所的领导关系很好,大家也都愿意帮忙冻结这些资产。可现在,我觉得 Lazarus Group 已经不会再犯这种低级错误了,所以追回的可能性确实非常低。

  Shunyet:嗯,好的,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。我是去年 8 月底才加入 Bybit 的,此前我的公司是 Bybit 的前三大客户之一,我自己也做过做市商。那时候我也见证过其他交易所的状况,比如 KuCoin、币安,当然还有 FTX 的崩溃。现在看来,币安的情况也不错。我们观察到很多交易所的情况,不得不承认,虽然有些用户的信任可能会动摇,但我们的应对是,首先要保持透明。我们会先调查到底是哪方面出了问题 — — 是合作的系统有漏洞,还是我们内部的规则出了错,或者是财务部门的问题,比如为什么没有将资产分散到多个系统?我们内部会进行一次彻底的复盘,然后再做决定。

  当然,Bitget 的援助金额相对较大,而且条件也更宽松,这是很突出的。但还有很多其他机构也提供了支持。我以前经历过类似的情况,比如 911 事件时,我在华尔街工作,那时候雷曼兄弟连办公室都没了,其他公司却主动借办公室给竞争对手。所以,这次看到我们这几天很多竞争对手站出来说:“你们需要什么支持吗?有什么我们能帮的吗?”我真的很开心。这不是只针对客户,而是竞争对手之间也展现了这种态度。我觉得在加密货币行业里,这种凝聚力真的很特别。

  Shunyet:好的,我们一直觉得多签安全问题不算太大,因为我们用的是 Safe 这样的工具,应该挺可靠的,对吧?不过这次事件后,我们确实提出了几个解决方案。首先,不管用哪种技术,我们觉得它很安全,还是会继续使用多种不同的方式。另外,在多签管理上,现在签名权限集中在四五个人手上,未来可能会分散,比如将不同币种的权限分配给不同的人。还有,以后的冷钱包必须分散,不能再把这么大的资产放在一个钱包里。这些我们在讨论时都觉得很简单,事后想想,怎么之前没想到?但这就是我们未来一定会去做的事。

  Ben:我可以跟大家说一下我们现在在做的事。我们的安全团队已经联系了好几个外部合作伙伴,国内比较知名的慢雾也在配合我们进行全局追踪,包括和链上分析公司一起回溯当时发生了什么,试图弄清楚这次黑客事件到底是怎么发生的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,因为这次事件有几个可疑点跟以往不太一样。首先,它并不是我们的热钱包体系出了问题,而是我们用来存放多签冷签以太坊的供应商 Safe 出了状况。我们还不确定是他们的服务器有问题,还是我们每个签名的用户界面环节出了错。这是我们正在调查的第一个方向。至于你们提到的资金追踪,从我们角度看,这些以太坊要被洗出去没那么容易。我觉得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黑客会慢慢尝试各种洗钱手段。这次事件规模很大,但让我感到庆幸的是,整个行业非常团结,大家都在帮我们,我们很感激。

  Ben:对。如果黑客现在尝试任何再质押协议,我们应该都能采取一些手段应对。所以他现在也在跟我们对峙,我们请了一堆人盯着他,他目前处境也有点尴尬。最后,确实有人,包括一些头部项目和网上几个大 V,提出以太坊能不能考虑整体回滚。但大部分观点认为,上次回滚是因为 30% 的以太坊被盗,而我们这次虽然金额很大,但占总量只有 0.3% 到 0.4% 左右,所以他们应该不会考虑回滚。不过我们也在尝试联系 Vitalik(以太坊创始人),看看他能给我们什么建议。

  这让我们处理得比较有序。这些数据化、可视化的看板能让我们一步步规划下一步行动。比如在出金时,我们先处理小额客户,让他们全部出完,然后逐步往后排。还有,我们会根据不同链的情况调整 — — 哪条链上有资金,哪条链上没有,怎么调配。这在我看来,是数据化让大家能有序地推进后续工作。相比之下,FTX 当时很乱,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工具来辅助决策,这就比较不幸了。当然,在公司层面,我们对所有危机都做过演练,不管是被盗还是系统崩溃,每个月都有内部所谓的 P-1 级演练。

  Ben:对,现在我们分成几个不同环节。首先是安全方面,第一步是要查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。第二步是追踪资金,我们会配合外部团队,甚至跟 Safe 一起协作,弄清楚事情经过,尽量控制损失(damage control)。其次是财务方面,对于我们现在临时借来的资金 — — 不是跨链桥,英文叫 bridge loan,中文就是临时借款 — — 我们会尽快通过 OTC 交易等方式把这些钱还上。同时,我们现在更关注出金水位的变化,不过目前看,客户的恐慌已经过去了。

  Ben:对,其实当时 CZ 和其他一些友商,比如币安,都发出了愿意帮忙的信号。不过他们发消息后,我大概过了半小时才注意到,因为当时 Twitter 都炸了,我还在忙着直播。我觉得从他们的角度看,这个建议很正常。如果不清楚黑客事件的具体情况,可能会以为是我们的热钱包出了问题。如果真是热钱包的问题,那肯定得冻结所有出金。但我们这次事件不同,我们的出金体系完全没出问题,内部系统运行正常。只是用在多签上的工具被盗了 — — 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外部工具出了状况。所以我们剩下的部分都能正常运转,不需要额外花精力去停摆。第一时间锁定问题后,慢雾一看就说:“你们剩下的部分完全没问题。”所以我们才能放心做这个决定。

  Ben:首先我想让大家理解一下我们的情况。我们有一套完整的出金体系,包括热钱包和温钱包。热钱包是自动处理出金的,而温钱包需要人工签名,这是我们自己研发的一套系统。当我们有一些额外的储备时,会放到冷钱包里。你可以把冷钱包想象成汇丰银行。这次事件就是“汇丰银行”这边出了问题 — — 我把钱往回拿的时候被拦截,导致全部被盗。所以刚说的黑客渗透我们的体系,其实完全没有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一直保持出金不间断,我们内部正常的出金体系没有任何问题。

  我们确实经常面对渗透尝试。我们有一整套防护措施,比如在系统里设置了很多蜜罐(honeypot),还有白帽团队和红蓝队互相攻防。甚至我们的红队会不时给员工发钓鱼邮件,测试他们是否按安全手册操作。这是交易所的日常工作。但这次不一样,黑客没攻进我们的内部系统。你可以理解为,我们把钱放到了 Safe 这个冷钱包服务商提供的东西里,这次最大的挑战是外面的问题。回到你的问题,它不是从我们这边攻进来的,而是通过外部的多签环节。我们有四个人负责签名,包括我在内,其他几位我不方便透露,但都是这个级别的人。

  Ben:公司的资产绝对是大于这个数额的。我发过一条 Twitter,你们可以去看,我们的审计机构已经站出来说话了。这个审计机构审查过我们的财务和公司账户。我的 Twitter 上有一条消息,是 Hacken 他们帮我们做的审计。他们见过我们的资金账户,也就是 Treasury 账户。第一时间他们就表示愿意发声,但需要我们同意。当时我忙着,过了两三个小时后我说没问题,他们就发布了声明,证明他们审计过我们的 Treasury,确认我们的现金和代币储备完全可以覆盖这 15 亿美元的损失。

  Ben:我挺庆幸的,我们团队的执行力和文化让我很欣慰。事件发生后,所有人几乎第一时间赶到办公室。因为 Bybit 是中心化办公,我当时在新加坡做直播,我们在新加坡的一整层楼几乎都坐满了人。安全团队、直播团队、媒体、公关,甚至法务,全部在线。新加坡警方在我们报警后,凌晨三四点就赶到了,今天早上甚至国际刑警也来了。整体响应速度非常快,至少我能看到的几十个直接向我汇报的人,基本一整晚没睡,一直在联系各方。

  我觉得最辛苦的是客服团队,他们全員在线回复客户问题。风控人员也在全力处理出金请求,公关团队和其他部门的负责人几乎都在岗。产品和技术团队也在维护系统稳定性,当时我们担心会引发其他系统崩溃。我第一时间给全公司发了封内部信,说未来 24 到 48 小时会非常艰难,但希望大家保持冷静,以专业的态度处理这件事。同时要保持在线,让客户能联系到我们。我觉得在这种时刻,在线和可联系是最重要的,包括我们的机构团队,因为很多机构客户也很担心。现在我刚睡了两个小时,有些人也稍微休息了一下。整体状态还是比较亢奋,因为手头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。

  Ben:对,我真的非常感谢。这次事件中,很多合作伙伴都站了出来,有的甚至随时待命。从钱包相关的,像 Fireblocks、Chainalysis,到其他团队 — — 我现在有点记不清都有谁了,因为有些人直接联系我,有些找我们团队。总之,我们感受到整个行业在不同环节的支持,都在用各种方式帮我们。你刚刚提到的,国内知名的几个平台,比如 Bitget、抹茶、派网,都主动联系我们,直接提供了借贷支持。币安也联系过我们,我们还在沟通,但最后我们已经借到了足够的金额,就没再麻烦他们。还有其他交易所,我们的合作伙伴,以及各种网络和做市商,几乎都在提供协助。所以真的非常感谢。

  Ben:说实话,我还没来得及深入思考这个问题,但肯定会对我们有很大影响。从安全层面,比如钱包部署,我们可能会做得更谨慎。这次危机应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可以优化。比如出入金系统在高流量下的表现,风控体系在大量标签时有点混乱,导致整体效率不够理想。还有,我们的 P-1 级响应虽然很快 — — 我们有演练,按一个按钮,全公司几乎都能收到电话和短信通知,迅速上线 — — 但在某些环节,比如这么大的事件发生时,安全负责人有没有分工明确?这些我们后续会做一个完整复盘,优化内部管理。

搜索